主題:深化通識能力專題演講
名稱:逐鹿山林
日期:2014-11-25
時間:10:10~12:10
地點:J110
主講人:林軍佐先生
內容:
梅花鹿在野外絕跡,開啟了《逐鹿蹤源》導演劉思沂想要拍攝台灣大型食草動物的想法。此想法在劉思沂擔任華梵大學登山社的社團指導教師期間,影響了工業管理學系學生林軍佐等人,開啟其數年記錄水鹿生態的志向。
為拍攝水鹿生態,林軍佐常駐2700公尺山區,以嘉明湖、南澳山區一帶為拍攝範圍,每次都要背一個月的伙食、燃料上山,住在國家公園的山屋或是搭帳篷,長達2週到1個月。為尋求完整的紀錄畫面,劉思沂與林軍佐設計2至3個定點,以「遊牧輪耕」的方式,逐「水鹿」而拍。發現合歡山台14甲線公路的開通,造成水鹿遷徙路線中斷,合歡山從此不見水鹿蹤跡。
  拍攝水鹿的漫長過程,講者因長期獨居山中,有時也會對著水鹿自言自語。或許是移情作用,水鹿對他似乎也產生一些特別的情感,水鹿通常都是傍晚或入夜後,才會接近工作站的帳篷。但有些水鹿,白天的時間也不會離開,「阿醜」是其中一隻。
  因為「阿醜」的角斷了,臉比較黑,看起來醜醜的,長得有點滑稽,所以講者稱牠「阿醜」。他說:「每次我去山上20天,其中15天阿醜都會出現。有次在回程路上,走了1個小時,穿越一座森林。居然在森林後的草坡上,又發現阿醜,那時正看著我。隔年再上山,發現阿醜的右眼瞎掉了,可能是打鬥時留下的傷口,但今年上山就沒再看過阿醜了。」講者有些擔憂和不捨地說著阿醜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