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教師成長團體
名稱:一家書店的意義--從獨立書店到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
日期:2015-05-20
時間:13:20-15:00
地點:J420B
主講人: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秘書長-廖英良
內容:
一、目的:
本主題主要討論四個問題,一、為什麼會有「東海書苑」這家店?二、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的差別?三、為何成立「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」?四、一場註定失敗的書店運動?為討論的主軸。藉著演講、聽講與表達不同的意見老師們能學習到新的領域。
主講者及題目簡介:
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秘書長-廖英良
題目: 一家書店的意義--從獨立書店到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
三、內容:
一、為什麼會有「東海書苑」這家店?
多次的搬移,將老舊的房子稍加整理,不做過故裝潢,只希望提供愛讀書人一個享受優閒的空間。在東海就讀研究所就機手經營東海書苑,從一開始就賣教科書,到現在只陳列有關「社會議題和創作類」的書籍,這些年來持續堅持著,他不在乎獨立書店成本高不好經營,咖啡飲品和點心反而成為書店獲利的主要來源,縱然如此,仍然堅持提供好得購書環境給愛書人。
二、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的差別?
數位化衝擊了實體書店的銷售量,人沒有不愛去書店,甚至更愛去書店了,某些書店,甚至還成為打卡留言的聖地。
為何常在書店逛逛卻在網路買書?
網路買書:
價格:比較便宜?並不一定。
方便:搜尋的道就可以下訂單,甚至送到家中。
對於有些讀者有時生活忙碌很難到書店找書。
在書店逛逛:
透過實體的空間去策略各式書本,不只提供商品,更提供氣氛,也提供一種文化氣息。包括很多獨立書店、誠品。
在書店買書的時候,可以看完一整本的書籍及內容,而如果在網路上可能只有簡介或是簡短幾頁內容參考。
重要的是,感受不同,親手拿著書翻書的感覺對於愛書的人來說還是很重要,不需跟他人一樣搶著的購,實體書店也可提供給客人慢的快樂感。
不一樣的書店,不一樣的擺設,不一樣的文化,會友不一樣的特色,這種在地的、特別的體驗是網路難以取代,而實體書店還疼享有這樣的優勢。
三、為何成立「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」?
實體書店不僅是一個買賣行業,亦是提供一個知識傳遞的空間,在這空間存在各式書籍,不同的書籍存在不同的論點。書店已經不只是一個人際溝通的平台,更是文化傳承的場域。因此催生「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」,希望透過書店與讀者關係的深度連結,達到閱讀文化推廣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