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深化通識能力專題演講
名稱:歷史視域下的台灣文學
日期:2012-05-23 ( 101.5. 23 )
時間:13:20~15:10
地點:管院大樓B409
主講人:中正大學 歷史學陳亮州博士
內容:
陳亮州老師以歷史為脈絡,從清代開始,日治時期,戰後時期,戒嚴時期到現在,向同學們介紹台灣的文學環境及特色。
清代因實施流官制度,官員必須迴避原籍,在台的高級官員,均非台灣在地人,任期一滿即調離台灣。官員對於台灣異人、異地的好奇,離鄉遠任的心境,甚至是官場的感觸,常寄託於詩文之中,此即「宦遊文學」。
日治初期,日本政府並不刻意限制漢文,但統治者的語文卻已明示未來的發展趨勢。隨著政權興替,科舉制度不再,古典文學雖已失去功利的目的,但也從枷鎖中解放,反而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。在傳統的科舉與教育崩解之後,新興的文學社團取而代之,提供社交、學習的途徑。受傳統教育的文人,在面臨新局中,都可藉由文學社團的參與獲得慰藉。
日本投降後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,被壓抑許久的台灣作家,懷抱著「回歸祖國」的喜悅,希望自殖民地體制與戰爭的束縛解脫後,能為台灣文學注入新的活力。台灣的藝文活動復甦,報紙、刊物紛紛開辦,對於新時代的來臨有所期望。因長期與中國的隔閡,形成一股中國熱潮,介紹中國的文學、歷史文化,更有學習北京話的風氣。
在歷史的視域下,了解台灣文學發展的時代背景,和同學分享台灣文學家紀錄片,讓同學對台灣文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